首页
|
法学原创论文
|
法律专业论文
|
法律专业论文下载
|
法律专业原创论文
|
法律论文开题报告
|
法律专业免费论文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法律论文网
->
法律论文开题报告
-> “雾霾”治理的法律思考-开题报告
“雾霾”治理的法律思考-开题报告
“雾霾”治理的法律思考-开题报告
一、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雾霾是雾与霾的组合汉语词汇。雾与霾都属于视觉障碍五,但两者性质差异较大,雾是指凝结的水汽,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组成的气溶胶。在一定的光照、温度和大气运动下,雾和霾结合,形成雾霾天气。进入2013年冬季以来,全国多地(尤其是华北平原)均形成雾霾天气,很多城市还发布了雾霾黄色警报。事实上,这样的雾霾天气并非仅仅在2013年出现,查询历年媒体报道,最近3-5年内我国冬季频发雾霾天气,此类天气的直观表现是能见度低,空气混浊,且这样的雾霾天气对人体伤害较大,尤其对存在既往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伤害尤甚。2013年冬季的雾霾天气尤为严重,如西安在2013年12月出现了连续8天重雾霾,甚至远在“天涯海角”的海南三亚也出现了雾霾天气,这在以往是较为罕见的。我国如此严重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国际和国内的关注。在国际上,一些邻国如韩国、日本等指责我国环境污染,导致部分雾霾随大气漂浮至本国,并警告中国政府应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在国内,持续的雾霾天气造成能见度低,影响了群众的生活、生产和学习,如雾霾天气造成了呼吸道疾病频发,空气能见度低而造成交通事故,中小学由于雾霾而不得不停课放假,雾霾影响日照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与之相应地,严重而持续的雾霾天气也引起了我国社会的警醒,从官方到民间都认识到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发展道路,但是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桎梏,严重的环境污染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影响了人居环境,甚至对招商引资造成负面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3年大面积长时间的雾霾天气,引起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普遍关注。关于雾霾的构成、原因、危害以及破解之法等的研究一时成为热潮和焦点,经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讨,国内外在治理雾霾天气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之2012年在《美国城市如何治理空气污染》中提出,美国通过出台法规为空气污染治理提供法律保障,成立专门机构管理跨地区空气污染,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治理空气污染,对排污企业进行管制,使城市雾霾污染得到缓解。王新、何茜2013年在《雾霾天气引反思看国外如何治理》一文中提出,雾霾天气治理理论和实践方面,英国、美国、意大利等是较为成熟的,它们建立健全了大气污染和雾霾治理相关法律制度。汤伟2014年在《雾霾治理研究与国外城市对策》一文中指出,英国通过国家立法,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改变能源结构,搬离工厂,建立公众参与监测网等措施,通过六十年持续不懈的努力,改变了伦敦“雾都”旧形象。意大利政府在1966年颁布了“空气污染防治措施”,随后又制定配套法规,并通过颁布针对现存工厂的“工业废气减排导则和最低排放值的确定”的部长令,建立合理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等措施,在雾霾治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这些国家在防治大气污染和管制雾霾天气方面的一些法律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国在治理雾霾法律层面的理论和实践也逐渐完善,中科院钟南山院士详细解说了雾霾的成分及对人体的危害;张永强2012年在《“绿色话语”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观的重构》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环保观;白洋,刘晓源2013年在《雾霾成因的深层法律思考及防治对策》中认为根治雾霾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指导原则,建立源头整治和量化标准的法律体系;杜奇石等2013年在《城市雾霾综合治理主线的探讨》一文中提出,工业污染是雾霾的主因,应抓住关键因素治理;孙仕昊2013年在《立法治霾》中提出治理雾霾应将治理污染规划和年度工作分解到各级政府和具体机构,制定相应税费奖罚等经济调节措施,同时加强监管和督查;2014年我国科技部社会发展司马燕合表示治理雾霾应该推进大气污染技术创新和应用;总之,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结果来看,我国在治理雾霾天气、防治大气污染的法律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法律的宏观构造、中观建筑和微观设计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健全,因此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法学界对雾霾污染法律治理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如雾霾污染成因中法律层面的原因分析显得较为薄弱,所提出的治理雾霾污染的法律措施也较为淡薄,这些措施能否奏效,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尽管学者们已经关注到了从法律角度实现雾霾污染的治理以及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大气污染治理,但是相关措施和对策还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以“雾霾污染的法律思考”探讨法治语境下雾霾污染的治理机制和治理对策。
二、论文提纲
摘要
一、引言
二、“雾霾”的成因及其法律意义
(一)雾霾天气成因分析
(二)雾霾的法律意义
三、我国雾霾污染法律治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我国雾霾污染法律治理现状
1、立法现状
2、实施成效评价
(二)我国雾霾污染法律治理存在的问题
1、立法理念滞后
2、雾霾防治的政策规划不完善
3、排污许可证制度不健全
4、公众参与机制流于形式
四、完善环境保护法以更好治理“雾霾”的法律建议
(一)转变环境立法理念
(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
(三)健全项目建设的审批制度
(四)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三、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李连山.大气污染治理技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付保荣.从雾霾天气谈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年,第4期,第62-66页
[4]谢元博.雾霾重污染期间北京居民对高浓度PM2.5持续暴露的健康风险及其损害价值评估[J],环境科学,2014年,第1期,第6页
[5]孙鹏鹏,周浩亮.雾霾天气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3期,第245页
[6]白洋,刘晓源.雾霾成因的深层法律思考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第21页
[7]若英.国外治理雾霾有何招数[J],红旗文稿,2013年,第4期,第39页
[8]白阳.英国治理雾霾改善生态的一些经验[J],群众,2013年,第4期,第77-78页
[9]王春燕.雾霾天气引发的法律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第10期,第87页
[10]陈静静.雾霾防治法律问题探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第8期,第46页
[11]王灿发.环境违法成本低之原因和改变途径探讨[J],环境保护,2005年,第9期,第33页
[12]丁敏.“环境违法成本低”问题之应对——从当前环境法律责任立法缺失谈起[J],法学评论(双月刊),2009年,第4期,第90页
“雾霾”治理的法律思考-开题报告
......
本论文《
“雾霾”治理的法律思考-开题报告
》在
法律论文开题报告
栏目,由
法律论文网
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fyfwen.com 更多论文,请点
法律论文
查看
上一篇
:
“越界供气” 买卖合同的特殊性及..
下一篇
:
“三权分离”背景下的土地承包经..
点击查看关于
雾霾
治理
法律
思考
开题
报告
的相关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法律专业原创论文
法律专业免费论文
法学原创论文
法律专业论文下载
法律论文开题报告
法律专业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