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FY1819 论文字数:5082,页数:10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防治与对策
【摘要】: 一个国家是否兴旺发达,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对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视程度。水土流失,意味着大地失去营养和水分;在人类社会,未成年人是未来,是希望,如果忽视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造成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就意味着将来失去了人才。这同样是一种流失。毛泽东曾对青少年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最终还是你们的”。说明一代伟人对青少年是寄以厚望的。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病诟严重的影响着未成年人。近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日递增,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更好地预防未成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的焦点。
【关键词】: 未成年犯罪 成因 防治
一.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一)违法犯罪的类型集中,且社会危害性极大 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根据近年来统计,未成年人犯罪中,抢劫罪居于首位,占到46.3%;盗窃占18.7%;故意伤害罪9%;此外还有寻衅滋事、纵火、敲诈勒索、绑架等。2002年发生在北京科技大学附近的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就是两名十三四岁的中学生,与网吧服务员发生纠纷,产生报复心理,购买汽油放火,制造了震惊全国的蓝极速网吧纵火案。据统计,未成年人涉及的故意杀人、抢劫案件各占总数20%以上,故意伤害、绑架、强奸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呈上升趋势。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