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600
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摘要]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合同法中两种紧密联系而又截然不同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也有例外,如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需经批准和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必须经过批准和登记。因此,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就生效,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正确认识和掌握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概念以及联系与区别,对于我们正确认定合同法律关系及合同效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合同的成立 合同的生效 联系 区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交易活动都是通过缔结和履行合同来进行的,就连简单的企事业单位招聘用人都要签订合同,而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也就成了我们在签订合同后、履行过程中要分辨的重要点。合同成立了,但不一定生效;合同生效了,则合同就一定成立。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区别开来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概念 1、合同成立的概念 合同的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①由此可见,合同的本质是一种合意,合同成立就是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达成合意。合同的成立只需当事人对合同主要条款在表面上意思表示一致,而不问其意思表示背后的真实性和主要条款的合法性,它是当事人之间产生权利义务的基础。 2、合同生效的概念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因其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而具有法律约束力。②合同生效意味着双方当事人享有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承担合同中约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一旦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便可寻求法律保护。因而可以说合同生效是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实现预期目标必然要追求的结果。 二、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之间的联系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合同法中两种紧密联系而双截然不同的制度。我们可以从合同法与民法中看出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 首先,合同生效是以合同成立为前提的,合同不成立就不可能生效。如果合同不成立,就谈不上合同的生效、履行、变更、终止等问题。反之,一个合同生效了,就意味着它已经成立。其次,合同成立后不一定就生效。合同成立后是否生效,主要分为几种情况:(1)大多数合同成立即生效,也即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同一时间;③(2)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完成了应当办理的批准、登记等手续后才生效。④(3)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生效时间要视所附期限于何时到来,即附延缓期限的合同。(4)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能否生效要视所附条件能否实现而定,即附延缓条件的合同。(5)合同成立后效力处于悬空状态,能否生效要看合同成立时缺乏的生效要件后来能否得到补正,即效力待定合同。⑤(6)合同成立后永远不生效,也即无效合同。最后,合同的成立是区分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根本标志,因一方的过失造成另一方依赖利益损失属于缔约过失责任而不属于违约责任范畴。只有在合同成立以后,一方违反义务构成对合同义务的违反并应负违约责任。 由此可见,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导致的法律关系也不一样。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逻辑前提,如果不成立就谈不上生效问题。合同成立后,符合生效条件的合同生效,产生合同效力,合同当事人之间形成法律关系。反之,如果合同不成立,则不存在合同效力问题。不成立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并未形成合同法律关系,当然,这不等于说当事人之间没有任何权利义务关系。合同法第四十二、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