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学原创论文
|
法律专业论文
|
法律专业论文下载
|
法律专业原创论文
|
法律论文开题报告
|
法律专业免费论文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法律论文网
->
法律论文开题报告
-> 行政执法中“过错责任追究”的实现-开题报告
行政执法中“过错责任追究”的实现-开题报告
行政执法中“过错责任追究”的实现-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中文题目:行政执法中“过错责任追究”的实现
英文题目:Realiza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Fault Accountability”
报告结构
第一部分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 论文写作提纲
第四部分 研究方法及措施
第五部分 研究工作的步骤及进度计划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目标,而法治国家建立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是实现行政法治。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志首要的就是国家权力是在法律的控制之下。它体现了现代法治强调的重心是 “治官”,“治权”模式,以限制政府权力的滥用乃至腐败,规范行政行为,维护和保障公民、法人及其组织的正当权利和合法权益这一精髓。
公职权的行使是通过作为国家机关代表的公职人员来具体实施的,但由于公职人员执法素质上存在差异,其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职权时,难免会造成一些违法违纪甚至犯罪事件的发生。且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公职人员的违法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在社会生活中不时会看到某某人大代表,行政执法人员或司法人员等违法行使职权而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正当权益的事件的发生。这类事件往往都是在公职人员存在一定过错即故意或者过失的情况下发生的。公职人员违法、违纪或犯罪事件的不断出现不仅侵犯了公民的正当权益,而且破坏了国家机关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如何建立健全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可以说,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执法责任制成败的大局,进而影响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公职人员执法责任制的建设和完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该制度主要包括公职人员评议考核制(积极责任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消极责任制度)两个方面的建设。值得肯定的是,全国各地相继在行政执法机关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等项制度,尽管各地的做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做法已开始在全国普遍开花,受到国务院的赞扬,得到十五大和十六大的明确肯定。回忆多年来的发展进程,我国包括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公职人员执法责任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经历了一个由局部的监督制度发展到集监督制度、程序制度和责任制度于一体的综合制度体系的发展演进过程。
不可忽视的是,我国虽然已通过了一些与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行政监察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以及《国家赔偿法》等,并初步建立起了对公职人员的过错责任追究机制,但由于一些立法本身的缺陷再加上我国相关体制的不健全,我国的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未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实践证明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能否有效运行直接关系到我国公职人员执法责任制度能否真正实现,其制度体系的确立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公职人员过错追究制度是职责本位论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另一方面它可以促使公职人员依照正当程序正确行使职权,从而有效地保障人权,充分地实现民主,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而这正是宪政的要义之所在。
鉴于对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学界很有必要对我国公职人员由于过错行使职权导致违法甚至犯罪行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对这方面的立法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从而规范公职人员行使公共职权的活动,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总体而言,我国学界对公职人员过错责任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其制度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下去。
对此课题,笔者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试图通过借鉴国外关于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设计出适合我国的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体系,以引起人们对此课题的更多关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构建公职人员过错责任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笔者认为,西南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教授文正邦所提出的职责本位论不仅是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点或核心,乃至是整个公法学的理论基点和核心的观点,也是构建内含有公职人员过错责任制在内的公职人员执法责任制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公职人员执法责任制是本着一种始于责任而终于责任的思路来行使职权行为的。例如,在笔者考察各地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发现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从行政执法机关本身负有的职责出发,通过分解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工作责任、法律责任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员,再通过对执法单位和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评议考核和过错责任追究,使行政执法责任得到切实的落实。因此,公职人员执法责任制构建的基础正是奠基于“职责本位论”这一理论基点上的。为便于更好地理解职责本位论、公职人员执法责任制以及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三者内在的逻辑关系,
三、论文写作提纲
前言
一、公职人员过错责任
(一)公职人员过错责任的界定
(二)公职人员过错责任的理论基础
二、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一)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的意义
(二)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的方式
(三)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的原则
(四)主要国家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的考察
三、建立我国科学有效的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一)我国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二)我国公职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体系的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四、研究方法及措施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其具体研究方法和步骤如下:
①界定研究主题:搜集、阅读国内外有关行政执法中“过错责任追究”的相关文献,界定研究的范围与研究的对象。
②建立分析架构:构建本论文的分析架构,选择适当的研究变量。
③进一步搜集资料,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总结一般特征和特殊问题。
④分析结果并提出结论:对资料、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提出研究结论与建议。
五、研究工作的步骤及进度计划
第一周 最后确定选题、提交中英文题目
第二周——第三周 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译文
第四周 开题报告答辩
第五周——第六周 论文初稿完成
第七周——第八周 第一次修改
第九周——第十周 第二次修改
第十一周 第三次修改、定稿
第十二周 答辩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 总结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装订成册
六、参考文献
[1] 王为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2] [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总论.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 文正邦.宪法与行政法学论坛.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4] 陈驰.宪政文明.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 [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6] 文正邦.法治政府建构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7] 姜明安.行政执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罗毫才.现代行政法制的发展趋势.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9] 谢维雁.从宪法到宪政.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10] 林兴发.关于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思考.行政与法,2005,4
[11] 应松年杨小君.国家赔偿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法学,2005,1
[12] 方世荣.论行政权力的主体及其制约问题.宪法与行政法学,2004,2
[13] 梁慧星.靠什么制约公权力的滥用.宪法与行政法学,2004,10
行政执法中“过错责任追究”的实现-开题报告
......
本论文《
行政执法中“过错责任追究”的实现-开题报告
》在
法律论文开题报告
栏目,由
法律论文网
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fyfwen.com 更多论文,请点
法律论文
查看
上一篇
: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及完善开题..
下一篇
:
论一人公司的资本制度开题报告任..
点击查看关于
行政执法
过错
责任
追究
实现
开题
报告
的相关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法律专业原创论文
法律专业免费论文
法学原创论文
法律专业论文下载
法律论文开题报告
法律专业论文
联系方式